跳到主要內容

[日本]原來我長年來作的是代工業

拆除舊大樓前夕的小學館,所有男性向雜誌從幼齡到成年到實驗編輯部一路貫通到底。
沒隔幾天浦澤直樹他們就來牆上塗鴉了。



日本經營出暢銷作品的出版社旗下不需要很多作品。就像優秀的導演或製片公司可以花兩三年好好作一部好動畫,而不是每一季都要推出消耗性的新卡通。到頭來,消耗性的作品或許可以在瞬間衝出話題賣量,但很難留下來。就像某位總編輯說的:越需要賭一把的出版社雜誌越厚。


結束日本百日採訪之後,想想日本願意耗費在一個作品上的人力、時間、與金錢,才感受到所謂的「產業」。投稿者當然不算,但只要開始出道連載,所有進入這個產業鏈的人都可以獲得基本的生活保證。編輯投入在作品上的時間也不僅只是校對、行銷和送印,有很大一部份承擔了內容品質的優劣,編輯自己會從「市場接受度」出發(注意,是市場接受度),參與故事的採訪、資料收集、甚至協助構思內容。雖然編輯素質必然也有良莠不齊的問題,但整體系統建置之後,可以讓所有創作產品的基本品質趨向穩定。

台灣出版是勞力密集產業。先透過文化頭人審書,用廉價的方式透過相對專業的眼光拿到現成材料,所謂編輯,基本上工作內容是取得版權、行政庶務、發譯、發美編設計、文字校對修潤等等,透過這類處理加工讓書變成中文版。有時候甚至宣傳行銷也不太需要作,因為國外已經幫你拍好電影改編或者大師加持,和這些巨獸般的宣傳相比,出版的宣傳真的是微小的螞蟻。同樣稱之為編輯,但是工作內容可以說是差若雲泥。

台灣能夠見到的原創作者,多半都是自己在網路或其他場合(譬如得獎,關於獎,又是另一個台灣長年搞不清楚狀況的問題,台灣的誤會以及日本產業對獎的態度容後再提)闖出名堂獲得名聲,才獲得出版機會。然而這些作品往往自己已經成形,編輯對於內容的涉入其實極少。久而久之,台灣的作者習慣自力救濟,不想也沒有習慣和人合作,養成一種棄嬰的相對防衛心。出版者也不知不覺懈怠,不了解也無能力協助作者提升品質,扮演的角色比較像是推銷員。推銷當然有著力大小之別,但撇開行銷的規模不談,基本上作品好不好看作者自己爭不爭氣,當然,製作作品的風險和成本也都在作者身上,出版社無能也無法幫忙背負太多。

看到真正擁有「生產創作能力」的公司,才讓我醒覺,啊,台灣這種拿到相對便宜材料處理加工包裝,賺取中間利潤的方式,其實是代工業啊。台灣的譯者,編輯全部都是生產線中的工人。莫怪乎這種體質無法真正「生產」任何創作,因為為了衝更多書,讓「書種」量化,拼多樣性薄利多銷,亂槍打鳥,出版社編輯的產能全部都用在找書選書翻譯校對送印上,在編輯負擔過重的狀態下,本質上根本沒有餘力、也無能生產。

許多傳統出版思考,追根究柢會談:市場就這麼小,起步銷量就這麼多,所以我一開始多投資,不就有很大的風險賠錢嗎?創作原創作品確實沒有任何保證,但齊集優秀的畫者、編劇和編輯,就完成作品的品質來說絕對不是蒙著眼睛擲骰子。相較於電視電影,出版已經是最便宜的投資,若是連這都不想投資,那我想也不需要談文化創意「產業」了。

到頭來,台灣的代工心理,不僅只是在毛利低的高科技產業上,連文化出版產業也是如出一轍。想要跳脫這樣的模式,必須從源頭重新開始思考。若是真的想要作原創作品,就不能只是停留在讓編輯去找現成網路人氣作家的程度。現在台灣的作品是和全世界的翻譯作品作競爭,必須要有最基本讓作品好到足以和世界水準平起平坐的能力才行。我們沒有幾十億拍《阿凡達》,但可以選擇成本相對較低的日常題材拍《那一年,我們追的女孩》。但不要忘了,即使如此,也是花了兩千萬,只有一百萬,什麼上大雅之堂的東西都拍不出來,是連參賽資格都沒有的。

沒有實際操作,很多思考中的方法都還只是概念,只能先放著等待時機實踐。就現階段看到的例子,我只能說,日本現在漫畫出版在不景氣狀況下,出版已經變成是整體大計劃中的一環,想要達到所謂商業成功,出版本身的角色已經不只是把書印出來賣。


更多動漫畫相關文章請看這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小探美國AS220

(全文首刊於 《台灣建築》2015 2月號 ) 大概因為這期有藤森照信談丹下健三的演講整理,博客來相當熱賣,有機會的朋友們可以找來讀讀呦。 如今台灣政府討論「文化空間」的時候,多半打著「創意經濟」的口號追求營利收益,卻無創意經濟的實質,對於建構上下游產業鏈完全沒有任何具體對策。進而引發「觀光地景」以及「文化資產出租」兩種現象。松山文創園區、台中歌劇院、古蹟標租⋯⋯問題已經一一讓人難以忽視。 那麼,我們該往哪裡前進呢?讓我們看看全球最強的在地型文化空間 AS220 的例子。 任何文化空間的成立,背後都必定有一個基本的價值目標。由於當代的文化從狹義的「文化藝術」延伸拓展到社會學廣義討論的「人類所有的精神與物質活動產出」,對於文化的定義也受各個地方的社會、經濟、政治現況影響,出現許多認知上的落差。因此,想要討論文化空間的公共性,我們一定得從背後的動機,也就是主事者的「文化決策」開始談起。如此一來,才有可能判斷這個文化空間的成效符不符合原本的目標。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討論空間的「公共性」是什麼。 兩套不同的價值系統 製造業外移、失業率升高、全球化經濟分工促使許多工業國家政府必須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解決社會與經濟的變化,「創意經濟」被視為諸多解決方案之一。許多國家都以英國工黨於1990年代末提出的「創意經濟」作為模範,希望效法英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與產業發展模式,台灣也不例外。 工黨上台後,面對製造業崩解、產業出走的處境力求轉型,開始盤點全國產業結構,1998年推出創意產業盤點報告(The 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確認英國的在地產業狀況之後,才確定要發展創意產業。所謂產業,指的是具備上下游生產鍊的整體生態系,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行銷物流全盤都必須包含在一起思考,這樣才有可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然而,當我們回顧英國提出的報告,我們會發現「文化多樣性」並不在產業報告的關心範圍。此外,以報告中的音樂項目為例,特別註記教育與訓練如同購買樂器,並不包含在「總產值」、「消費者支出」甚至「就業人口」的統計範圍。這似乎可以解釋,在經濟發展導向的產業路線中,推廣教育不能作為「產值」,反而算是開銷與投資的「支出」。白話的說法就是:推廣教育要花錢,沒辦法創造真正的產值。

[譯]田村隆一,〈沒有話語的世界.歸途〉工作筆記

全詩請看 這裡 。   1 一句斃命    〈歸途〉 這首詩最難翻譯的其實是第一句。它是口語,是一句獨立的話,就像格言,或者像引言一樣,讓人想要替它前後加引號。而且因為後面出現第二次節奏覆唱,翻譯解讀的方式會影響整首詩的詩意。非常恐怖。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還原成標準日語該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言葉なんか = 語言這玩意/說什麼語言不語言( なんか 帶著無足輕重輕佻隨意的口語語調)   這句沒問題,但是 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就難了,會出現歧意。おぼえるの的「の」把這個句子名詞化,這裡出現一個詮釋的轉折。這時名堂就來了。   2 斷句機關   [pattern A]   我們把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去掉口語,寫成更書面體,句子會是: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把なんか轉成を)   言葉を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的 の 是動詞子句名詞化,在這裡指稱的是前面「言葉をおぼえる(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件事情,ではなかった是過去否定,   所以是:(我)沒學過語言/不記得語言。   自此可理解成:我不會說話 ,但是我真實在 。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んじゃ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們再把先前口語感的なんか等等配件還原回去,句子增加強調感,   會變成:語言這玩意(我)沒學過/語言這玩意(我)不會。   延伸更通順可翻成:語言我實在不會。   回到原句口語腔調的話,就是:說話我實在不會。   [pattern B]   可是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法斷句解釋,加個逗點變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のではなかった   這時候我就吐血了,究竟 の 指的是: A.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前面pattern A的翻譯, の 指的是學習語言/學會語言/記得語言這整件事)   還是 B.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 の ではなかった( の 單指學習/學會/記得,和前面語言這玩意這句話斷開, の 變成有一點 もの 的意味在)   如果是B,就可以把句子轉成: 言葉なんか、おぼえる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ものではなかった 會變成另一種強調語尾,帶有「不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