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發呆公民權

台灣人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的心情 我對時間掌控自由度非常計較。 當了SOHO這麼多年,真正在意的,其實是生活花多少時間工作賺錢的投資報酬率,以及隨之帶來的生活品質。記得以前和朋友討論過,其實西方國家能夠有那麼多的公共參與,和他們的社會福利給予他們足夠多的空閒時間有關係。你有多餘的時間不用為工作操煩,不用天天擔憂生存或者為了未知的未來做準備,所以你有餘力當更多志工,關心更多公共事務,甚至參與抗爭。 一旦你太忙,求生存到自顧不暇,那談什麼公共都是奢侈。 而這正是台灣現在的統治手段。讓你忙到翻過來。

什麼都設計的年代——服務設計/體驗設計/社會設計/互動設計/通用設計⋯⋯冬季計劃北美卡關心得

我覺得大部份公共藝術和戶外裝置都很無聊。今天去 羅德島Providence採訪AS220 路過看到這個大黑板,是少數我很喜歡的作品。 跨領域苦戰半天慢慢整理自己拼湊的心得,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應該破綻百出,但是就試著談一下我現在理解的脈絡吧。 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互動設計(interactive design)、溝通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或者更廣的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在台灣,現在這些名詞主要都還是比較在駭客圈、網頁或APP設計和工業設計圈流傳,關鍵字主要包含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UI)、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資訊視覺化(data visulization)或者最近超夯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對我來說,接觸這些設計領域,和我剛剛開始接觸都市研究一樣,首先接觸到的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專業圈子。在這裡很難看到文化圈的觀點,文化人也缺乏這些知識的入門方式與切入角度。

台菜想像

筆記幾件和農和食有關的事情 之一:韓國最近幾年在國際推韓國菜,想像日本菜一樣建立飲食影響力和品牌 之二:美國有些義大利餐廳有「義大利認證」,食材等需要全部義大利進口,似乎菜色種類等也有一些規範,這非強制規範,但是背後好像有義大利政府 之三:泰國菜越南菜在很多地方開花(但日本很少),但台菜並沒有真的被當成一種菜系經營過(眷村菜也只是內銷的概念) 之四:台灣東西好吃是很多外國人的具體經驗,這趟也遇到紐約編輯稱讚可能是亂吃完全不會失敗的國家,但更強的焦點應該是「素食」的可能性 參見公視:http://www.pts.org.tw/taiwantaste/

[韓國]一些關於韓國創意產業的剪貼

文化和教育一樣是基礎建設,要和英國系統的創意產業和創意都市論述分開。創意城市論述可參見 鄭惠文精要的整理 。基本上文創產業這個概念是台灣自己拼湊的四不像,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GOOGLE。 國家經濟背景和扶植大型財團的操作等可能也要列入考慮,如果用重點國家研究單一產業,或許比較可以看到縱深。

動畫產業雜誌《Anime Busience》新創刊

動畫產業雜誌《Anime Busience》 新創刊,貞本義行以《AKIRA》為主題替第二期繪製封面。 卷頭特輯大談現在的新熱門話題,動漫產業與地方活化(主要是觀光刺激經濟),已經跨出單純的單一產業了。專訪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研究員伊藤遊的時候,也有針對這個議題談,然而並不完全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光鮮。現在大量討論,也是因為日本陷入轉型困境,希望透過一些點狀的案例研究是否可以複製經驗創造新商機。 不過在NewType銷量跌剩1/3,animestyle也陷入苦戰的現在,能夠有人投入新的動畫雜誌(更何況是從產業面切入)真是讓人又開心又擔憂阿。 夏天採訪兩位動畫雜誌總編輯,現在除了動畫深入研究者和死忠動畫迷之外,其實已經沒人買雜誌了……可能要讀過才知道就產業面來說有沒有可能出現一本動畫界的商業周刊。

自由意志

啊!在天寒地凍的北國週五夜晚,老闆還要剝削我的勞力和假期寫一些知識份子的高論!這些利用階級差異建立的品牌優勢,是希望讓消費者在市場競爭的資訊不對等之下增加一些對於改造貧富不均、促進性別平等或永續生態環境毫無用處的知識,藉此自我感覺良好,以便在殘酷的資本主義競爭當中獲得小清新的成長愉悅。 為了替台灣建立可長可久的品牌,我只好犧牲小我,把字數控制在一頁A5之內,以盡我地球公民不浪費一棵樹和一滴墨水的責任。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我必須跟上時代舉手之勞作公益的理想生活,在節能減碳的前提之下把筆電螢幕亮度減到最低,並嘗試使用念力冥想取代極度耗電的網路傳輸。我相信我的訊息在睡著之前將會成功改變老板的想法,並促使人類往世界大同更進一步。這絕對不是看太多政治正確的床邊故事造成的道德教化,因為我相信雖然反對多元成家的塔利班在總統府前遊行、總統自願屈尊就駕擔任區長、而人民投票給財團炒地皮,但是他們還沒丟炸彈,人人都有自由意志。

[加拿大.蒙特婁]席捲世界的視覺文學新浪潮——專訪Drawn & Quarterly

「 我想要出版我媽也會想要讀的書。」 Drawn & Quarterly 創意總監 Tom Delvin 笑呵呵說 右邊三個桌面與整面牆全是視覺文學 視覺文學( Graphic Novel )是近三十年來國際上興起的新文類。 80 年代,美國重要作家如 Art Spiegelman 等人脫離主流漫畫風格帶起獨立漫畫新浪潮。 2000 年前後,新世代作者接棒陸續創造叫好叫座的代表作,進而帶動主流閱讀市場,並在世界出版不景氣之下逆勢成長,德、英、荷、加等視覺敘事小國如雨後春筍陸續成立新銳出版社,而英美正規大型文學出版社也都開始投入經營。國際暢銷作品如奪下安古蘭金獸大獎,利用幽默筆調結合旅行報導的 《耶路撒冷微感受( Jelusalem )》 或者橫掃美國重要傳記類與漫畫獎項、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並改編音樂劇的 《悲喜交家( Fun Home )》 都是經典例子。甚至日本漫畫作品翻譯到海外,只要目標為成人讀者,文學藝術性強烈,也都都被歸類到視覺文學的分類當中,譬如妖怪大師水木茂或者法國銷量比日本更高的國際大家谷口治郎。 他們的作品被視為是具備普遍性情感,而且感性知性深度兼備的文學大作。

[加拿大.蒙特婁]BOITE NOIRE

Boite Noir(黑盒子)是蒙特婁一間相當驚人的影片租售店。起初我是被門口的周邊吸引,進去仔細一看,兩層樓的店面分類嚇死人! 一樓依據國別和導演或知名演員進行分類,我第一次看到俄國片、波蘭片、東歐片、北歐片可以一一分別佔領獨立櫃面⋯⋯就不要提亞洲片區還有東南亞南亞蒙古日本台灣等細項,或者義德英法美等擁有輝煌電影史的生產大國排山倒海。地主國加拿大片的收藏也很多,魁北克甚至有專區一整牆五櫃!包含大家熟悉的Robert Lepage,Denys Arcand。 地下一樓更奇,除了CULT(還有特別設亞洲CULT,譬如周星馳)、驚悚、記錄、音樂劇等類型片區,動畫區的國際動畫大導專櫃也是讓人眼睛發亮,更炫的是竟然有一整櫃實驗電影!這間應該不是出租店,是路邊偶而出現的電影資料館吧! 更多照片 看這裡 。

[美國.舊金山]灣區壓馬路

雖然 CITY LIGHTS 用整整一層樓放詩集看垮世代小說的場景很驚人,專門招收世界各地獨立雜誌編輯駐村的 KADIST ART FOUNDATION 極其酷炫,小清新北歐風又健康無比的庭園盆栽植物設計咖啡店 Lila B. Design 讓人心曠神怡,或者兼具漫畫藝廊空間清爽明亮的舊金山優質漫畫店 MISSION:COMICS & ART 讓人流連忘返,但是今天第一名應該還是這家相見恨晚而且剛好週一休業的少女心滿滿藝術書雜貨衣裳精品店 LITTLE PAPER PLANES SHOP + OWL CAVE BOOKS !

[日本]小學館前進東南亞

小學館擺脫過去在地出版社版權代理模式, 直接前進東南亞 。 「小學館ASIA」總部設在新加坡,花了兩年決策定案。過去在歐美中國台灣都是以版權代理模式合作,這是首度直接設立海外總部。 代理的商業模式很難拓展在地市場,資訊也受制於當地出版社,對於在地國家與讀者的形象、宗教文化等社會背景都無法累積長期經營經驗,對於長期經營來說不利。直接介入不但可以直接累積KNOW HOW,接觸更多在地人脈資源,更可能透過授版改編進行影像化或商品化等,開拓新的商業模式。 日本現在高齡化讀者群減少,行動媒體普及轉移娛樂消費,但教育出版前進海外卻出現成功案例。期望在五年內透過東南亞提升到整體集團營收的10%~20%。東南亞現在中產階級興起,缺乏符合生活水準又有娛樂性的高品質知識讀物,目前希望將主力放在「恐龍圖鑑」、「教學漫畫」和「漫畫」。

[美國.舊金山]城裡處處是草香

11/23 一周過了,非常驚人。每天都過著10:00前睡6:00起床的日子,倫敦台北高雄網路會議也是周周進行,很想定下來,結果都待在旅館吃免費煎餅喝無限咖啡紅茶。只有買菜才出門。想要運動,但是沒有寄物櫃可以放筆電和相機,結果背著輜重在舊金山爬陡坡上CHINA TOWN買菜變成最能消耗卡路里的活動。 晝夜溫差大,能曬太陽還是好。雖然連連晴天,但是明顯已經涼了,白天站在陰影處會有寒意。早餐時多倫多來的小伙子秀蒙特婁溫度給我看,已經是-3 ℃了。 11/24 美國電子書和網路平台銷售對書店倒閉引發的影響比我想像中還恐怖。今天到舊金山公共中央圖書館查社會創新和服務設計的書,幾本熱門的通通借光。我問圖書館員說市中心有什麼大書店可以去,館員說大書店現在都關門了,竟然要翻出電話簿找有什麼獨立書店還在。一邊查的時候咕噥問我:你怎麼不上AMAZON買?這是舊金山實況報導。 去年在歐陸採訪的時候,法國編輯都表示美國就是因為折扣戰不對稱競爭造成書店倒閉潮,電子閱讀的活躍和書業制度的不完整是一體兩面。法國在七零年代中開始意識到地方縣市書店倒閉潮,加上選上左翼政府,才出現圖書定價制度的。現在歐陸已經相當普遍了。現在台灣文化部補助鼓勵在地開書店,卻沒有思考為什麼在地書店會難以經營,從這個案例會覺得治標不治本。 11/25 號稱西岸最老的獨立書店BOOK INC.把Graphic Novel放在小說和類型小說中間,完全是當文學書操作。跟來舊金山做軟體新創公司的室友聊天採樣,他說COMIC在美國還是比較Nerdy的圈子,Graphic Novel讀者比較是一般讀者。又獲得一個明確的樣本。 我住的Hostel滿滿都是程式設計師,美國的印度的伊朗的加拿大剛畢業的⋯⋯大家都跑來這裡找機會,有點超乎想像。和日本Hostel有許多中年working poor的狀況雖然不同,但是又再度啓動我對Hostel人類學的興趣。室友說這裡程式設計師多,卻缺乏駭客,或許整個城市過於舒適,大家不會鑽進去。 11/26 今天和神秘朋友碰面吃便飯。是間SUBWAY化的越南春卷店。話說舊金山菲律賓人好多,應該找時間吃頓菲律賓餐廳。吃飯的地方是SOMA區,原來就是我天天跑大賣場的區塊,舊金山當代館也在這。這才瞭解SOMA.FM是這樣來的。 朋

[台灣.白沙屯]人類擁有雙層床基因!──白沙屯香客大樓

[原載於BIOS MONTHLY x 小日子旅遊特刊] 如果基因決定人類最根本的本能,那基因裡面一定記錄著上下鋪雙層床。這個時代沒有樹屋沒有岩洞沒有大冒險,我們需要雙層床。它有上下兩層,瀰漫自然空間的野趣,激發演化自猿猴的攀爬本能,有的,甚至還附設溜滑梯,增添精神刺激更是亂來。雙層床是原始人的戰鬥基地,是人類進化之前的故鄉,所以兒童要睡(喔!他們是永遠的活化石,充分展現茹毛飲血時代的性格)、學生要睡(現代宿舍的空間原型根本就是石窟,可惜現在不流行修道)、軍人也要睡(想必居住在這樣的環境會增進鬥志,難怪監獄或精神病院不提供上下鋪)。生性懶散如我,每每躺上雙層床,都會接收到一種電腦超頻植物施肥或者吃到偉哥的宇宙能量,讓人感到非常困擾。多年之後,當我橫越亞洲倒在各式各樣的火車臥鋪上,都會想起當年媽祖遶境睡在香客大樓的那個夜晚。 香客大樓本來就有石窟屬性,每每讓我想起敦煌千佛洞(雖然媽祖是道教)。鄰床阿桑洗了路上供養的番石榴,四面八方就會探出一千隻手撈去吃。床與床中間距離不到一公尺,上下鋪又各有床友,這種集團性的格局極其市井,逃也逃不掉。遊走天涯,本該孑然一身,但是一進到雙層床的空間,就會馬上變成大雜院。不只是機能和格局引發人類千萬年來的空間本能,睡在裡面的人,看起來好像也會多添幾分神性。摳腳的有飛天之姿,打呼的有喇嘛誦經之勢。以現代六度分隔理論搭配因緣和合來看,今生鄰床同寢一室也是緣定三生,說不定一聊對方的表哥的鄰居就是立法院長的好兄弟。神還沒拜,喬事情就定三分,讓人不得不感嘆佛海無邊。我本生性善良,無行旅之志,奈何一覺得此漂泊之災,雙層床之力豈能小覷歟?

[日本.仙台]聽見未來在說話──小訪仙台媒體中心

首刊於 《藝術收藏+設計 國際中文版》72期 2013年9月號 。 建築迷們對於 仙台媒體中心 或許早已熟悉不過,但也就僅止於「他是伊東豐雄的作品」這種硬體層面。對於伊東提及媒體中心的未來性、「媒體的便利商店」等營運方向云云,往往只停留在聽聽口號的程度。我們對於究竟是誰在策畫、誰在營運、裡面到底在做些什麼?真的是毫無頭緒。這次有幸拜訪主任策展人清水有先生,希望能帶領大家深入看看這間展館究竟在變什麼把戲。

白日夢

A:白日睡覺可以清洗掉很多凡塵俗事,讓心靈平靜 B:你睡覺的時候會雙盤蓮花座嗎 A:不會,但我腦中總是會出現畫面 B:喔 A:大佛倒塌,官員領著眾多嘍囉查探災情   一大群士兵跳上佛像的肩膀提長矛挖耳朵尋寶   另一群亂哄哄的聚集在巨大的腳丫旁邊,把金蔥鑲鑽的襪子脫下來

拜訪最多漫畫總編輯的男人?

【2013夏日專訪清單總整理】 - 動漫畫出版組織/空間 [東京]MediaFactory 出版版權部主任 桐澤規子 [東京]MediaFactory Gene總編輯 池上昌平 原本在講談社少年Magazine [東京]角川書店   經營企劃局海外出版課 津津見潤子 [東京]角川書店   經營企劃局海外出版課 佐藤真實 [東京]角川書店   「狼的孩子雨和雪」漫畫版責任編集 中澤周 [東京]角川書店   大塚英治的責任編集 芹澤達也 還有見到大塚英治交換名片喔! [東京]角川書店   Young Ace總編輯 田中政哉 [東京]角川書店   NewType總編輯 水野寬 [東京]東販     國際版權小組 高凰惠 [東京]竹書房    MANGA LIFE ORIGINAL副總編輯 吉成貴美 [東京]竹書房    網路漫畫雜誌副總編輯 矢野廣敏 [東京]竹書房    LGBT代表漫畫家竹內佐千子 努力學習中文迷台灣偶像中 [東京]竹書房    副總編輯 山田佳代子 竹內佐千子責編 [東京]竹書房    董事本部長 松本卓也 [東京]青林工藝舍  總編輯 手塚能理子 [東京]EAST PRESS 網路雜誌「マトグロッソ」編輯浦田航介 [東京]EAST PRESS 「COMIC CUE」總編輯 堅田浩二 [東京]EAST PRESS 「タイムスクープハンター」跨媒體事業部 河井好見 [東京]CORK    社長 佐渡島庸平 曾任講談社宇宙兄弟、井上雄彥、安野夢陽子等人的責任編輯 [東京]AnimeStyle  總編輯 小黑祐一郎 [東京]芳文社    跨媒體事業部部長 大川徹 [東京]芳文社    跨媒體事業部課長 新藤正直 [東京]芳文社    跨媒體事業部課長代理 高松昭夫 [東京]芳文社    周刊漫畫TIMES執行總監 吉田円 [東京]芳文社    茶柱俱樂部責任編輯 松岡AKANE [東京]小學館    IKKI總編輯 江上英樹 松本大洋責編 [東京]小學館    flowers總編輯 山内靖子 [東京]WANI MAGAZINE 畫冊編輯部總編輯 福島里味 [東京]太田出版   業務部長 齋藤和美 [東京]太田出版   MANGA EROTICS F總編輯 上村晶 [東京]ENTERBRAI

[台灣.台北]MANGASICK開張

多年前曾經有那麼一天,聯考前夕,老爸突然發狠推開房門。 他的目的,是經文般寫滿四壁的漫畫,是北上求法遠自外縣市輾轉拷錄訂製的錄影帶。 頂住門,不要讓老爸衝進來似乎比起聯考更重大卻又缺乏真實感。那時候在許多升學的班級佈道早已變成禁忌,任何閒雜文本出現,都是邪教。我從自然組轉社會組,教室也換了樓層,想著自己的故事,包袱中又帶著更多有趣的故事,四處尋找革命同志,還有傳遞香火的戰友。在沒有夢想的時代,每一本漫畫都是一把火。從書包掏出書來的時候,或者在校慶舉辦押井守影展的時候,你都可以感受到青春無助的靈魂像修羅餓鬼一樣,猶疑,慢慢露出笑容,一步一步走來取暖。 這是普渡。 真正經歷過背誦與補習苦海的人都知道,分數提升像是一層薄霧,它讓世界變朦朧,隱蔽那些我們期盼或慾求的高山幽谷,一切都美美的,一切都帶著距離。但漫畫是光,就像天空之城的飛行石,指示極樂世界的方向。 事過境遷,國中生不再現身租書店,連日本小孩也不看少年JUMP了。看漫畫似乎變成遠方的悄悄話,更接近某個世代嘴邊最後一抽的菸頭,火焰隱隱閃亮。 當我們覺得這個世界越來越疲憊,台北出現了這個秘密的房間,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光。 MANGASICK 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內蘭花亭涼麵招牌旁地下室

[日本.鹿兒島]LITTLE ASIA

昨天住到這趟旅行第二便宜的住宿(上一次是家徒四壁的大阪單人間),是間名為LITLE ASIA的青旅。這個名字不知為何讓我想起泡沫經濟年代那些陰暗日本作品呈現的角落,譬如《燕尾蝶》,譬如《寄物櫃的嬰孩們》,又或者是三池崇史…… 日本背包旅館和全世界背包旅館有一點很不同的地方是,有機會遇到很多打零工的小夥子、中年人或獨居的老先生。身在趕工的狀態,在旁聽著他們聊最近找工作,聊著喝酒,很想加入話題又自顧不暇,總覺得可惜。若是專心和這些和洋人、旅行者和窮學生混居在一起的打工族們聊天搏感情聽聽人生故事做人類學調查,一定也是非常有趣的吧。

[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節]超長期的大型開發案

瀨戶內海藝術節 厲害之處老實說不在作品,看過直島安藤忠雄美術館才發現玄機。這是一個超長期的大型開發案,若是仔細追索一定可以從景觀空間規劃,一直到地方政府如何和財團合作看到更多細節。 這整個計劃始於1980年代直島町町長和福武書店老闆(貝樂生集團總裁)相識談及想經營文化相關領域。80年代末在島上規劃舉辦國際文化露營大會之後,1992年,由安藤忠雄設計的第一座美術館綜合旅館正式落成。隨後每隔幾年,島上包含老屋藝術改造在內(家project)陸陸續續興建起三座美術館與三座高級住宿空間,直到2010年才大張旗鼓舉辦第一屆瀨戶內海藝術祭。今年2013是第二屆,距離當初第一棟建築落成已經發展20年。 我這趟匆忙觀察,沒法深入採訪相關權力人士,但從藝術節執行委員會的掛名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會長是香川縣縣長,名譽會長和副會長是在地政商要人,但活動總策劃是福武財團理事長(貝樂生財團老闆)。後援則掛了日本中央政府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等相關單位。就這個大型活動來看,完全是單一私人企業(兼基金會)與地方政府合作。雖然說有錢大家賺,船公司,民宿,餐廳通通雨露均霑,但由貝樂生一家公司開發瀨戶內海各個島這種模式……仔細一查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幕後活動總策劃近年也改為同一個人福武總一郎!(這裡是用貝樂生控股公司取締役會長名義掛名)。這不禁讓人遙想台灣美麗灣,或者澎湖賭博開發案,若是能更深入參照,或許可以發現更多寶貴經驗或陷阱。 然而藝術節本身是中性的。 除了在不同島上巧遇同一志工媽媽聊了一下志工狀況,在小豆島吃拉麵還看到這趟印象最深的一個例子:一群藝術家以展外展方式長期蹲點,希望結合社造和藝術,讓高齡化人口外移的小豆島出現新活力。這些藝術家和這間位於知名景點旁的潮流拉麵店合作,將製麵空間改成展場,每周輪替一位藝術家在此作『自我介紹展』,不僅呈現作品,更呈現自己想在島上進行的三個創作計劃,除了讓在地民眾認識自己之外,也透過問卷回函和網路收集民眾迴響,希望能共同完成計劃。 潮流拉麵店非常美式,面海棧橋有烤肉區和bar,嘻哈音樂搭配開闊漁人碼頭風格的內裝。麵也不含糊,結合在地知名醬油釀造和麵線開發便宜的新式菜色。老闆相當親切,這次和藝術家還有町內會無償合作也樂見其成。可惜我沒法待太久不能追溯老闆究竟有何來歷,不過展外展選在這得過日本2012DSA空間設計獎的空間,不禁讓人覺得

[日本.神戶]KIITO

這棟建築建於1927年,過去是生絲出口品管中心。2008年神戶加入UNESCO創意城市網絡之後將這裡改自成新的創意據點,提供展演場地和進駐空間。 從市中心三宮車站走過去大概10分鐘,近海,周遭都是海關倉庫,很有駁二一帶氛圍。 昨天採訪完橫尾忠則當代館過去已經傍晚,近期又沒有大活動,所以沒碰上什麼人可以聊天。但是從館內DM觀察,最近除了藝文展演,比較特別的是中心近期系列講座主題是『防災+社區營造+觀光』,和神戶危機管理室合作,針對市中心正要設置的海嘯告示資訊看板進行公開論壇工作坊,除了防災之外,讓它在日常生活中具備更多功能。政府最後會跟據這個論壇整理的討論結果來進行設計。  神戶KIITO ,和 仙台媒體中心 一樣,完全是超乎想像的公共利用。從針對高齡化議題作參與式設計發展出跨齡咖啡,針對小朋友進行避難體驗夏令營,帶領外行民眾進行編輯工作坊從內容企劃一直到印刷流程作出個人媒體,或者針對陷入瓶頸的年輕設計師進行工作坊對設計師這職業重新進行再設計……一切活動與空間使用方式都不是松菸或華山那種開店營運收錢邏輯。 神戶這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都市網絡的城市是這樣在作閒置空間活化,想像的是未來的生活,相較之下台北標榜自己申請到世界設計之都真的是貽笑大方。 一樓無印良品生活實驗室的展場邊上,一個中年男子屏氣凝神坐在用矮櫃半隔開的大房間另一側盯著茶壺冥想。我實在好奇不過,聊聊天不知不覺採訪完負責人高橋孝治先生。這是無印第一個和公部門合作的進駐計劃,不僅設置常駐企劃工作室,還針對神戶日常俗民生活進行在地考察策展。這個展覽源頭是台灣無印分公司的 found muji企劃 ( 國際官網 、 台灣官網 ),不但收集台灣常民設計用品策展,還批了一批到日本八大城市分店巡迴展示銷售! 此外,高橋先生也以無印身分協助神戶在地全日本第一座小兒癌症醫院規劃室內所有生活用品與家具,讓這些小朋友更有日常家居感,不會感覺身在醫院,而無印也以生產成本價提供。現在他每周二三在東京作產品設計,其餘時間則和神戶策劃新的有趣企劃。

[日本.大阪]旅途,第61日

處在移動的狀態久了,最近很常意識到自己的浮躁。 累,但是捨不得闔眼,因為覺得好像還有什麼內心深處的黑洞沒有填滿。分明擺爛正事不作。 日常最開心的事情是上廉價超市買菜,吃個台幣30元的布丁都倍感奢侈。可是看到便宜的蘋果、水梨(30出頭可買),或者一顆90價格還算能接受的鳳梨,就滿心歡喜。這時就覺得台灣飯後無時無刻從小到大,那些承在玻璃盤中的棗子、芭樂、楊桃或蓮霧……很多東西溫帶國家的可憐國民們一生都沒見過,生在台灣何其奢侈。即使在大阪最便宜的超市,西瓜一顆也要台幣300以上,更別提稀少的葉菜……一直都覺得京都標榜懷石湯豆腐是可悲的,無生鮮蔬果,故標榜醃漬,味覺選擇有限,故妝點盤中小景增添視覺無窮。千利修化繁為簡追求枯淡蕭索本來是反華奢,反崇中媚外,但何嘗不是因為無能為力?燒不出景德鎮的白瓷,那麼粗糙的茶碗也別有雅趣。敝帚自珍心理。

[日本.大阪]動物園前與阿倍野一帶街景

這五天會在大阪附近,近兩日拜訪這邊當地兩個專作Art Brut的機構也了解了一下大阪部分區域狀況,相當有趣。 身為日本第二大城,戰爭期間有一定街區未遭轟炸,加上六零年代世界博覽會在此舉辦,對整個城市部分地區的人口組成和建築有很大的影響。我現在住的區域商務旅館廉價旅館林立就是建立在泡沫經濟的移工背景上,現在還是有很多中下階層在這,物價相對便宜,也很受背包客青睞。

人民戰鬥力指數

人總是有比較心理。這個收入區間雖然有錢但是軟弱自私,或者這個職業別高學歷但不聰明消極被動接受控制,這個階層友善好客但是暗藏嚴重種族歧視…… 如果我們可以把幾個和市民參與與公共性的重要參數整理成考核機制,就像新聞自由指數一樣,或許可以整理出另一種判斷資訊。這樣比較一方面比較不會過度美化外國經驗或部分能力(財富/社經地位/學歷),二來知道自己的不足得以思考改善切入點,或許我們會反過來看到:哇原來我們OO這麼弱!哇原來XX我們還滿強的!用某種理想國民的判準來思考建立一個座標。 應該會很有趣。

[日本.帯広]概念人文通販雜誌《SLOW(スロウ)》

《SLOW(スロウ)》是一本有趣的北海道在地人文網購雜誌。最早認識它是在台北紀伊國屋的一個小小《SLOW》書展拜見到他們許多有趣的專題,譬如我自己很喜歡的「天空的世界」,從北海道的紙飛機達人辦校園活動談起、連結自然環境的鳥類雕刻家、和旅行業接軌的空拍攝影師、一直報導到發現超新星的北海道天文學家。他們的基礎是北海道人報北海道事,經營北海道農產與工藝的在地生產者。然而最特殊的是,他們打從一開始就把銷售產品和媒體整合在一起經營,至今已經9年。

採訪前夕

擬定採訪問題又要思考如何不會像是來找麻煩的總是讓人覺得有點急躁,但是換個角度想,又何嘗不是讓自己跳出預設立場設身處地進入對方的思考脈絡。這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潛藏的傲慢與偏見。

[日本.帶廣]到底有什麼好玩?

昨晚剛到找不到有什麼便宜吃食,在大街上逛來逛去就見一堆穿浴衣的女孩三三兩兩在清冷的路上走。這個清冷不只是形容辭,是真的有點凍人的15度。好不容易遇見一間便利商店,就看人潮像驅光的昆蟲一樣嗡嗡鑽進去聚著不走。我才在想那些在路上走的人大概閒著也是閒著,夜裡沒地方去又沒有文化活動打發時間,人生就只能這樣在路上,每天都在路上,這樣從早到晚在路上晃來晃去走到成年就比任何小清新都更瀟灑了。 不知為何,路上幾乎完全沒車,不過也才八點,大街就像是巨大的廣場彷彿台灣午夜三點的景況。偷窺一下路邊稍有人氣的日式餐廳和連印度人也會嚇一跳的咖哩店,實在打不起興趣。便利商店成人雜誌區前聚著一大批人和小孩,我想說到底在看什麼好康,沒想到原來裡面是廁所,想必跟著排隊的媽媽和咬手指的男孩們應該不是意猶未盡就是汗流浹背吧。

[日本.青森]大的不只是花燈!-青森送眠祭

送眠祭有兩百多年歷史,在十九世紀中葉就發展出大型人型燈籠,以及一町一陣頭的形式。這個祭典不屬於任何神社,起源有好幾種說法,現在主要認為起於夏日炎炎正好眠,日本人又不耐熱,東北和關東地區會舉行儀式驅除妨礙工作的睡魔(館內有放水燈示意畫),後來和七夕傳統的送精靈等祭典融合就變成節日形式,但全日本只有青森地區發展出這樣的大型燈籠祭典。 由於民眾拼場,以前遊街沒有統一,路上相遇互不相讓時有人打架生事。加上燈籠競爭激烈,越作越大也導致收取保護費等等事端發生。幕府曾因此查禁多次,明治時代甚至認為這是野蠻惡俗。二戰期間禁止一段時間,但戰後百廢待興,民間又立刻恢復舉辦,可見民眾對這祭典的嚮往根植很深。

[香港]職業足球與文化輸出

今天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CASE:「 橫濱fc香港助橫濱市推動旅遊業發展 」。日本的職業足球隊到香港接手買下職業球隊,不只是資金,外籍球員也聘日本人。在這樣奇妙的跨國身份狀況下(想像台灣有支職棒隊伍背後是多明尼加資金,外籍球員也有許多多明尼加人),現在不只涉入職業運動,還要開始推動城市觀光。 接著看到另一個更有趣的消息:「 橫濱水手結盟泰超球隊-開拓東南亞市場 」,他們不只是在香港搞職業運動推動橫濱觀光,甚至開始跨國結盟!結盟的是誰呢?是泰國的職業足球隊。看新聞稿說他們不只打算資源共享,更希望共同開拓市場,而橫濱也會替泰國球隊建立青訓系統。這就有趣了,職業運動本身其實是一種文化產業,累積球迷和觀眾注意力涉及的是文化輸出和開創市場。這對台灣來說不都是台灣現在正缺的嗎?隨著人口高齡化消費能力下降與國內資源有限,台灣也會步入日本後塵,我認為怎麼樣經營文化輸出將會是未來台灣內容產業存活的關鍵。再不趕快找到方法,優勢會很快被中國掩蓋。

[日本.花卷]從宮澤賢治記念館到世界文化大戰

注意玻璃門上的警告牌,這間記念館會有熊從森林來參觀。 本來來花卷是來逛一個小小的Art Brut美術館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這個小展兩位作者都以災後作主題,非常驚訝。我很喜歡 水沼久直 的作品,用色的想像力真的是非比尋常),沒想到是宮澤賢治老家,大概就像前天逛 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沒想到會遇到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宮澤賢治紀念館鄰近是一個博物館群,主要分兩區: 一區是花卷市博物館(現在在展北齋漫畫展)和宮澤賢治童話村(應該是遊樂場性的展示學習遊戲空間,我沒空進去看)。 另一區是山上一小片森林包圍著 宮澤賢治紀念館 和 宮澤賢治伊哈托夫館 。兩個館中間有著森林步道和根據宮澤賢治生前的設計圖打造的兩座花壇。再深入一點,還有 新渡戶稻造記念館 (這位很早期的世界人、農學家、教育家和台灣很有關係,曾在日治時期來台灣任官,對台灣糖業有重大影響)。

[日本.塩釜]長井勝一美術館

什麼地方會讓安西水丸(插畫家)、系井重里(廣告創意總監)、鶴見俊輔(戰後日本哲學大家)、丸尾末廣(另類漫畫教主)、赤瀨川原平(前衛藝術家)、水木茂(妖怪漫畫大師)、鈴木清順(藝術電影大導)、筒井康隆(科幻實驗小說大家)、南伸坊(插畫裝幀設計師)、吳智英(漫畫文藝評論家)、唐十郎(小劇場前衛導演)、四方田犬彥(比較文學家)、吉田戰車(無厘頭漫畫家)、杉浦日向子(江戶風俗研究家)……紛紛供稿齊聚一堂? 那就是漫畫編輯之神長井勝一。今天我總算到神的故鄉,看過神的美術館了。這還不算那一整面《ガロ》之牆,《少女樁》彩稿原稿,還有諸多漫畫名家齊聚一堂的巨大簽名牆。看到拓植義春《紅色的花》獲得美國電視艾美獎最佳戲劇節目(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Fiction Programming)獎狀,看到辰巳芳裕寫著:「長井啊,等等啊,我就快去找你啦。」這位影響日本漫畫多樣可能性的傳說中的角色,就像藝術圈的重要節點瀧口修造一樣,至今台灣還沒有什麼人曉得吧。

[日本.仙台]聯繫上仙台媒體藝術中心

聯絡上仙台媒體中心了,過去除了知道他是伊東豐雄蓋的比較沒那麼炫的中間都是管狀物的巨大量體文化設施之外,其實完全不曉得他的軟體營運是幹嘛的,這似乎也顯示出某種我得到的資訊都是傳統建築名家造型美的膚淺程度@@。 昨天拜訪火星之庭的時候,另一位工作伙伴三浦小姐曾在媒體中心工作。她推薦了一位和『一箱古本市』(下周一要在受災最嚴重的都市之一石卷舉辦)等活動相關的媒體中心策劃人,並解釋說當年媒體中心興建的時候正逢無障礙風潮,因此媒體中心整個從施工到活動設計都有考慮無障礙,甚至有專門為視障聽障朋友規劃的藝文活動喔!喔喔喔!!!

[日本.東京往松本]山在腳下唱山歌

列車竄出林間進站的時候,看見谷間的城鎮豁然鋪開,情緒隨即和視野一齊拉大不知不覺興奮起來。車停好好張望,發現四周空盪,這才想到為什麼車站在山上卻不是在市中心。還來不及反應,車又動了。 本來以為這樣的地形是特例,隨著進入山間盆地就沒什麼稀奇,可是一旦通向小站,鐵路又漸漸飄離地面……這個地平線的變化是怎麼一回事? 我背對車行方向坐靠窗邊,直到看見平交道左高右低的街景才警覺:啊!這就是山啊!不僅是遠方四面層層起伏的綠色輪廓,腳下也不平靜。列車的線條並不是主旋律,而是和弦聲部裡面上下流動的圓滑線。平房墓碑田地,鐵橋溫室小溪,屋頂和草根在窗外穿行,一整面的節奏音符劈哩啪啦跟著軌道掃去。

[日本]李安是不是台勞?

松本背包旅館老闆Brian是愛爾蘭人(為什麼我最近老是遇到外國人卻能在日本開公司作生意...)他在倫敦念書,後來因緣際會留在日本。我們聊到近年來愛爾蘭經濟雖然受歐債牽連,但是全世界的高科技業卻都集中到那邊設歐洲總部,感覺愛爾蘭應該還是很多機會。不過Brian有點不以為然,這是因為說英文(畢竟多數科技業都來自美國),更重要的是便宜,有高教育程度的年輕人。愛爾蘭經濟規模太小,相較於台灣只有460萬人,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想離開,不會留在愛爾蘭。(愛爾蘭經濟規模太小=台灣市場太小,看到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Brian還說台灣有2300萬人對吧,好大的國家喔!) 聽到這番話,我突然對年輕人跨國工作好像有了不同的觀點。我跟Brian說或許華人安土重遷,過去一向不太有出走工作的傳統。80年代台灣是世界工廠,台商全世界跑接單不怕出走,是因為在台灣生產。但現在台商也都移動到孟加拉、越南、甚至中南美洲。年輕台灣世代在台灣看不到機會,有能力的也開始比照向外移動,去上海,香港,澳洲……

[日本]次文化次次文化刺刺ㄘㄘ吱吱

這趟在日本感受到與訪問到的關於次文化的提問也很有趣。照《夜想》總編輯今野裕一的看法,次文化的歸類似乎讓這種表現形式失去新意,加上商業收編之後,整個變成一種消費的類型。Span Art Gallery主人種村品麻也表示從90年代之後書店的次文化櫃漸次減少,思考的濃度也沖淡成為趣味性,雖然他還是在經手看來「另類」的丸尾末廣等創作者,但感覺實質上次文化已經消滅。而就創作面來說,重要另類書店TACO che老闆中山亞宮小姐也覺得如今大家習以為常,也不需要標榜自己是否地下、小眾或另類,如果自己蓄意去追求這些標籤反而相當無聊。就日本來看,整個二十年似乎像是在等待新時代的高潮一樣憂鬱。Zine、Art Book、Mini Comi、Free Paper……雖然有著內容傾向的差異,但就獨立出版本身來看,並沒有更新。Booklet Library的美籍菲律賓裔負責人Evita說:「獨立出版會流行,不正是因為經濟崩潰嗎?就是因為門檻低,正規的經營方式又越來越死氣沉沉,所以才會顯現出這裡最有活力。」 然後我們看到林易澄在The Wall談秋田昌美。思考台灣怎麼面對。 (引自 “IS ANY NOISE BAND EXSIST IN TAIWAN?” ——遲到二十年的秋田昌美台北演出 ) 不像破爛節跟後工業祭,佈滿各式各樣的可能性,那時聽眾連噪音是什麼都沒概念,國外演出者帶來的是全然陌生的衝擊。在今天次文化已經分門別類一一歸檔,即便是前衛音樂圈指標性的秋田昌美,也可以貼上噪音的標籤,找到它在系譜中的位置。王福瑞說:「那時候資訊貧乏,不是主流的都歸類到次文化,現在資訊發達,你上網就有個底知道是什麼,大家看得太多,次文化的影響力就減弱了。」 然而也就在這裡,當我們帶著聆聽噪音的準備來到現場,卻發現這些資訊跟身體感受的差異,認知到在CD與youtube之外的東西,重新察覺那無法被記錄與複製的現場體驗,這時,噪音音樂便再一次成為無法歸類的事物,也才真正成為此地此刻的一部分。 聲音的藝術已經被送入美術館,而日常的噪音又被我們的聽覺過濾,「只有透過現場演出,讓噪音成為一個劇場,才能逼使觀眾去直面它。」張又升這麼說。「過了二十年,很多東西該清楚的都清楚了。清楚之後,你才會知道自己是真的需要噪音,還是只是把噪音當成一種對體制造反的情緒出口。」當一切的分類都已確立,如果我們在Merzbo

[日本]眼光,眼光

7/14 逛 Poster Hari’s Gallery 正逢西岡弘志展,看到 Pr-y 這個專門推動Art Brut的組織和一些身心障礙機構合作結合時尚設計師把大阪 CORNERS 的作品推到法國去,好像可以注意作些功課。之後和 鹿兒島太陽會 作對照。 從這樣結合弱勢服務、社區營造和藝文創作的連結出發,又發現岩手縣的 るんびにい美術館 、東京千代田的 A | A Gallery (最近在作存在與生活系列展)、東京的 クラフト工房La Mano 、埼玉縣的 工房集 、神奈川縣的 studio COOCA 、滋賀縣的 やまなみ工房 (群山工房)、奈良的 たんぽぽの家 、廣島的 福山六方学園 、福岡縣的 工房まる 。 這種操作會讓我想到香港的 民間博物館計畫 (話說不知 灣仔民間生活館 和這計劃有沒有關係,應該請香港朋友來回答),但相較於民間博物館致力保存消逝中的集體記憶,這些計畫好像又更接近面對當下,建立生活。 9/8 從這樣的計畫出發再往外推進一步,就是讓這些物品的流通出現加值效果,日本深澤直人與英國Jasper Morrison 合作的 「Super Normal」展 是一個「識貨」的例子。從挑選出發,我們可以看到select shop的概念其實可以兼具文化知識傳達和商業流動,譬如版語空間x好樣at home(臨時店)的 「普通美」 。 八月在神戶KIITO,才知道台灣無印進行了 found MUJI這個計畫 ,也才知道無印在 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進行這個計畫 (可以看一下其他國家和日本自身選了什麼,甚至包含專門概念店)。基本上是尋找原形,改良再包裝。看起來很單純,但是這其實需要眼光、自信和品牌經營能力。另一點可能可以注意的是原本沒牌的凳子,現在就變成無印的凳子之一,這種方式其實很像把select shop跑單幫帶貨的眼光轉換成可以量產的延伸。就無印自身品牌來說,其實本質是在 開發新產品 。 這件事情其實台灣自己就可以慢慢做。 我想到一些台灣跑單幫作民俗/民族風的小店家。譬如西門紅樓結合非洲花布設計衣服的 「洋嘎」 ,她就是國際志工作到自己成立 公平貿易時尚品牌 。洋嘎的老闆原本並非服裝設計專業,日本太陽會菖蒲工房土法煉鋼重頭自學建立工房,都不是設計出身,但成品一樣專業。除了自己的設計品之外,洋嘎和 繭裹子 這些台灣的公平貿易品牌

[日本.下北澤]就算紙本出版全部倒閉垮台

好好繞了 Vilidge Vanga:d下北澤 (我看壞掉的霓虹燈就是這樣寫)。一圈一圈在書、背包、自拍的女生小團體、筆記本、內搭褲、廣告螢幕、音響透出的流行歌、翻譯法國漫畫、狗型填裝瓶、巨大手寫POP、母子檔、從天而降的試讀本的萬花桶裡踱步。就生活雜貨而論這裡大概是有地下社會fu的屈臣氏,以文藝消費來說大概是光南加雜誌瘋加新崛江再打八折。一層一層資訊像斑斕的串珠門簾那樣揭開,低頭地板標示『這裡就是你的舞台』,抬頭天花板又有店員手繪全開海報漫畫推薦,像社辦,像到朋友家興奮開箱,什麼寶貝全部都翻出來。但我並沒有在逛街。

[日本]光天化日的挫敗與知識遊民

1 他回答問題的時候有點心不在焉,雖然翹腳坐在椅子上,整個人卻飄浮起來。 我們眼神很少對望,不知是否是清晨早起,太陽又烈的緣故,就算身在冷氣房喝冰麥茶,內部也像悶悶起火。看他咬起指甲,仰身垂臂,是煙,過剩的空想與遠方的圖像在燃燒,從身體的細節透出來。眉心,指尖,肘際,烏黑就這樣光彩煥發一縷縷織成尖銳的邪氣。 窗明几淨。我想到進門時工讀生奉茶就撒一地,沒有表明的壓抑若無其事在磨光的木板地鋪開。 2 沒什麼大不了的。師父不僅放水,還招招手說放馬過來。多年以後,今天的記憶大概會像壓在某個牛皮紙袋底下的一張便條那樣,悄悄送達某個世界吧。 這裡不是辦公室,是鋼筋大樓裡的岩洞,是紙箱資料鐵架老雜誌打造的power spot。一進門,不,從等門在樓梯間看到師父上樓招呼問我要不要罐裝冰咖啡,加糖ok嗎的那一刻開始,某種不真實的悸動就開始了。就像雨前因為濕度變化微微顫動的九層塔,輕輕暗示遠方幽靜的鹹酥雞。就這樣成為知識遊民真的可以嗎?投降可以嗎?本來累積十年的問題想要出手,但收信之後就遲疑了。客氣歸客氣,都走到這裡見到師父了怎麼光挨打呢?野心,勇氣,表現欲……訪談本來就是意志的決鬥,一進門我就死了。 他X該死。

[日本]原來我長年來作的是代工業

拆除舊大樓前夕的小學館,所有男性向雜誌從幼齡到成年到實驗編輯部一路貫通到底。 沒隔幾天浦澤直樹他們就來牆上塗鴉了。 日本經營出暢銷作品的出版社旗下不需要很多作品。就像優秀的導演或製片公司可以花兩三年好好作一部好動畫,而不是每一季都要推出消耗性的新卡通。到頭來,消耗性的作品或許可以在瞬間衝出話題賣量,但很難留下來。就像某位總編輯說的:越需要賭一把的出版社雜誌越厚。

[日本]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本日照片很無聊,請勿拍打螢幕) 文化廳的歐吉桑一定覺得我很瞎。今天有點脫線,說話完全不輪轉,結結巴巴到讓年輕的日本哥哥都忍不住用很日本腔的英文跟我重複單字,企業,音德斯土力。最後離開前,歐吉桑課長談到從前作電影相關業務現在轉作新媒體藝術祭,不經意脫口說:唉呀現在合作的對象都年輕多了。對呀,一般等到有機會當上商業片導演,沒賠半條命,也都該憔悴了。

[日本]東京第二周角川接力賽

周末除了去超市買菜都待在家裡趕工安排日後行程和採訪問題,這段時間生活密度真是太高。結果弄到今天早上出門都搭上地鐵才發現沒帶採訪問題,又匆匆折回家,好在提早出發沒遲到,看來在東京還是劫難重重啊。

[日本.東京]秘密總部

周末除了去超市買菜都待在家裡趕工安排日後行程和採訪問題,這段時間生活密度真是太高。結果弄到今天早上出門都搭上地鐵才發現沒帶採訪問題,又匆匆折回家,好在提早出發沒遲到,看來在東京還是劫難重重啊。 今天拜訪角川,老實說現在腦袋一片空白完全忘記問了什麼。角川YOUNG ACE兩位責編都只給不到30分鐘,YOUNG ACE兼少年ACE總編輯給一個小時,高速運轉變成直覺溝通的時候就和口譯一樣,只感覺大量資訊竄過神經電波轉換成震動的空氣脫口爆破,每句話都是一個彈孔。近藤小姐一副森林女孩的拼布洋裝眼鏡娘打扮,總是會在關鍵時刻說還剩三分鐘,更是增添刺激快感。或許是感染倒數計時的緊張氣氛,兩位編輯即使身經百戰(甚至有20年資歷)也不得不糊里糊塗神經緊繃連茶水都不敢喝像是逃難那樣把全家細軟都拋給我,而我也只能像接力選手那樣一抓到棒子就又邁開問題的大步奮力向前衝。這時剛好告一段落,海外出版課的津津見小姐親切在旁作筆記問說你還好嗎,個人處在一種過熱燒壞不知道如何反映的恍神狀態,也只能說有點反應不過來。就算你們再怎麼稱讚我日文不錯也沒用的,要殺要剮隨便你們啦。 角川不愧是大集團,對外的窗口和氣歸和氣,整個辦公室和過道都充滿秘密總部的氣息,大概隨便往腳邊看都會不小心踩到什麼機密,而一切的數字更是邪惡的禁語。相較於Media Factory,需要用很多心思旁敲側擊。今天大概最大的收穫是就算同是漫畫編輯,一年負責的生產力其實甚至可以相差一倍,我日文不好,還是不太了解這之間到底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工作量差異(不過工時應該是相近的)。接獲盧郁佳的秘密任務之後,我試著在訪談內容裡面增加一點點個人性,想要了解一下日本文化從業人員的內心,然而或許是現場氣氛(別忘了還有兩位神秘小姐隨侍在側),或許是對話技巧,抑或是問題設計不良,總覺得本日接獲的都是典型的企業戰士,想要看到日本人的個人性,在這樣的場合終究太難。 離開前夕,津津見小姐帶來個大好消息,大塚英志正好來角川開會,沒想到竟然真有機會見面,交換了名片,約了後續再談。他現在離開神戶芸術工科大学,我恍神沒聽清楚,但是改去京都,猜想應該是去國際漫畫研究中心吧。親愛的角川,有緣再相逢,明天大戰文化廳和竹書房,看看我能不能成為NewType。 周三採訪大概就可以使用念動力。 後來想想今天比較重要的應該是 1.總編輯談到自己從漫畫編輯一路作

[日本.東京]0628初探Only Free Paper

more pictures 早上拜會完第一間日本綜合媒體出版集團Media Factory,頓時覺得台灣根本談不上什麼媒體集團,自製能力實在相差太遠了。此外也正實過去讀到的資料,日本幾乎所有漫畫雜誌就算實賣六成都還是賠錢的,刊物本身完全是宣傳品,要靠裡面每部作品達到15000本以上銷量才有可能打平。台灣幾十年來漫畫界都是作假的,以後不要再聽信誰喊辦雜誌培養漫畫作者了,這不是傻B搞不清楚狀況就是別有居心想跟政府撈錢。 訪談頭昏眼花,下午去ZINE和獨立出版freepaper重鎮澀谷PARCO名店 Only  Free Paper 看到相當多有趣的免費刊物。如今出版門檻低,但我們還是不能忘記初衷:刊物是對話的傳播工具,既然要花錢印,最重要的是背後的想法和功能。刊物是品牌的大腦,要讓人看到腦裡在想什麼,進而認同和感動。商品是品牌的四肢,是大家實際好用有用喜歡與認同的具體物件。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澀谷PARCO百貨竟然有這樣的遠見和氣度,願意把一個櫃位空間讓給店長開業。根據現場的剪報資料報導,澀谷PARCO認為這間店帶來的人和社會影響力,不是金錢可以估算的。

[日本]東京首日

日本首日還是調整狀態,但是前晚香港飛回台灣凌晨3:00又出發實在是沒怎麼休息。東京三周,所有工作日都有採訪行程,甚至周末都會排滿,算風暴前的寧靜吧。 本來隔海總覺得Span Art Gallery這種專作奇想、eros和fetish的藝廊很特立獨行,到了銀座逛才發現鄰近都是藝廊區,甚至現在新展把山本タカト和十九世紀末的浮世繪大家月岡芳年(喔喔喔是188X年真貨掛軸啊)放在一起展,更是覺得其來有自一點也不突兀。逛了一下店裡小而精的書櫃區(從丸尾末廣到駕籠真太郎每本都有簽名!)買了相當有趣的現代風俗研究會2005年報《賣藝(興行)》,打了照面約好下周六要和主辦人種村先生作訪談。

情侶

本來隔海總覺得Span Art Gallery這種專作奇想、eros和fetish的藝廊很特立獨行,到了銀座逛才發現鄰近都是藝廊區,甚至現在新展把山本タカト和十九世紀末的浮世繪大家月岡芳年(喔喔喔是188X年真貨掛軸啊)放在一起展,更是覺得其來有自一點也不突兀。逛了一下店裡小而精的書櫃區(從丸尾末廣到駕籠真太郎每本都有簽名!)買了相當有趣的現代風俗研究會2005年報《賣藝(興行)》,打了照面約好下周六要和主辦人種村先生作訪談。  ヴァニラ畫廊搬家,在大街上找不到網路熱點查半天,草間和橫尾書都提過的東京畫廊等空間也都在旁邊,順便繞了繞,正在展一個中國新銳吳強。青碧山水縮在冊頁般的小框框裡面,配個小人,變成當代的斗室情調。說不上喜歡,不過展覽DM選的那張真得很好,光禿禿的枯枝和爬滿苔痕的大石一綜一橫排列出很有趣的幾何情調。展名叫管錐,取其細察之意,放在日本空間情境下格外適合。好不容易終於找到新址,正好遇見在佈展,看來只好過幾天過來採訪Span再拜會了。天色已晚,巷內遇見超便宜食堂被吸進去吃了個雙倍涼麵。聽到隔壁台灣口音,便稀哩呼嚕搭話,一對情侶跟團跑來巷內吃食,悠悠哉哉的五天駕,跟著拉車在東京四處轉悠,什麼都沒看著,連食物也是台灣好吃。銀座的天際線切得亂七八糟,東京的响晚無甚希罕,男子說別提什麼天空樹,自己住台北那麼久,101都沒上去過。回程和朋友碰面,走在小屋夾道的都內小河畔,水聲彷彿感染爽利的情緒,一切都清涼起來。

[中國]深圳香港一周

more picture about Sheng Zhen Landscape 深圳香港一周結束。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深圳市中心的生活品質比台灣所有大都市都好。綠覆率不是植栽園圃,是連同街道規劃起來的林帶。大馬路旁分隔島或人行道邊甚至有森林,相當驚人。不輸我在德國走過的某些都市區塊或動物友善的生態公園。也跑了一下號稱世界最大仿製畫中心的 大芬油畫村 ,這哪裡是村!大概是板橋副都心吧!

[日本]創作者博覽會Creator Expo

雖然不知道成效如何,但是東京出現直接媒合創作者和產業的「 創作者博覽會Creator Expo 」了。這個展覽會主要目的就是媒合洽商生意,寫手漫畫插畫攝影錄像動畫遊戲音樂創作者都可以參加。 這個展由號稱日本最大的商展主辦公司 Reed Exhibitions Japan 策畫舉辦,今年為第二屆,並同步搭配「 第一屆內容製作發行解決方案展 」、「 第一屆製作公司博覽會 」、「 第三屆日本內容授權展 」、「 第20屆東京國際書展 」與「 第17屆國際電子出版博覽會 」。從上游到下游想要搞出新的生產模式來勢洶洶。

[日本]co-lab

co-lab 與不動產相關業界合作經營co-work空間,讓創作者和社會創業家得以相互碰撞產生群聚效應,現在於東京設有四個工作空間,並在東京外海離島廢棄國小規劃新的點。站上的CASE STUDY可以看到許多實際進駐者的合作案例。 先前查到在日本推動社會設計的NGO「 GREENZ 」就設在他們的澀谷工作站。

[日本]「兒童性表現禁止法修正案」引發日本動漫出版創作界廣大反對聲浪

( 新聞原出處 ) 日本自民黨,公明黨和日本維新三黨派於5/29提出「兒童性表現禁止法修正案」(「児童ポルノ禁止法」改正法案),修正案全文(以及綱要、新舊版本比較等)已經公佈於 衆議院法制局網頁 。「擁有兒童的黃色圖像或照片將處於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也將限制此類圖片的網上瀏覽。 根據新的改正案,不論是否獲利或數量多少,只要是「為了滿足個人性欲好奇心而持有兒童的黃色影像者」就會被視為違法。此外在檢討項目中,也標明會對於「近似兒童情色產品」的動漫畫與猥褻兒童行為之間的關聯進行「調查研究」,在結果發表後三年內採取「必要措施」。 日本漫畫家協會、日本雑誌協會、日本書籍出版協會、世界最大漫畫節ComicMarket籌備會(コミックマーケット準備会)、日本動畫師・導演協會等相繼真對法案發表反對聲明,創作者與網路用戶也傳出相當大的反對聲浪。 法條全文參見: 22 児童買春、児童ポルノに係る行為等の処罰及び児童の保護等に関する法律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案 高市 早苗議員外6名(自民、維新、公明) 平成25年5月29日 日本雜誌協會反對聲明 : 主要理由有二 ●至今法界對於何謂「兒童情色」的定義本身都還是相當曖昧,「禁止持有」這種規範會導致自由心證的不當執法(想到同樣惡質的台灣刑法235條啥時要廢啊) ●法案根本目的在於「保護真實世界的兒童人權」,為何要將規範加諸於「漫畫・動畫」 ComicMarket籌備會反對聲明 : 最大理由在於附加條文中政府要動用國家權力研究動漫畫與侵害兒童權力的關聯。這是官方對於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進行規制的第一步。

[日本]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

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 設立概念 是基於公私合作(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由市政府與「私立」京都精華大學共同策劃,市政府提供土地・建築、由市政府與大學共同組織的經營委員會來經營管理、並提供研究成果與經驗傳承。在獲得在地居民理解與積極協助之下,活用廢校的前龍池小學校地來經營。 這個在地居民部分這次可能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考察到,但是政府和私立學校合辦大型博物館這部分感覺有很多東西可以觀察。這趟要問的事情太多,都市議題觀點可能也沒辦法問得很徹底……

[日本]漫畫與地方活化再生

另一個這次可能沒力氣再深究作功課的是這個日本近年來新興的研究領域:漫畫與地方活化再生。除了山村高淑的論文《 利用動漫來推動地方復興(アニメ・マンガで地域振興) 》已經出版之外,文化廳「 新媒體藝術資訊串流 」站這篇伊藤遊的研究報告討論 311之後的漫畫與地方復興 也相當精采。

[日本]「食與農」博物館

隈研吾替東京農業大學興建的 「食與農」博物館 標榜體驗型博物館似乎很有意思。近期企劃展是搭配國際糧食農業機構(FAO)訂2013為藜麥年,展示安地斯山來的這種新進健康作物,包含講座、音樂會以及烹飪工作坊等等。活動類包含多種戶外導覽,常設展包含日本的酒器、雞的工藝等等。

[黎巴嫩]國際三語沙羅曼蛇Samandal Comics

Samandal Comics 以黎巴嫩貝魯特為基地,是首度以阿英法三語通行的中東國際漫畫雜誌。線上可以下載0-4集全書試讀!並接受國際投稿提案。官網上宣稱倫敦另類重要漫畫店 Gosh Comics 和柏林漫畫三巨頭( Renate 漫畫圖書館、國際漫畫品味書店 Grober Unfug 、地下風情多元漫畫書店 Modern Graphics )都可以找到。但是Ellen去Gosh撲空@@。 官方臉書

Small Stall

A simple display stall for the event of "Map of Thoughts (思想地圖)". The original idea is a stall of fortune teller. Everyone can make a wish and request a stick(cim).  The cim will lead them to something interesting publications.  I chose 12 kinds of publications from 8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various topics.  Most of them are about social issues or communities but created in funny style.

英搖與政治

我很晚才開始碰英搖,每次聽都覺得真奇妙,這麼多歌這麼清晰又用心,但是卻很少在台灣的一般流行文化中感覺到這些內容的潛移默化。 朋友說因為我們這一代很不政治。說我們這一代明知一切都跟政治有關卻又恐懼政治。這也讓我想著我們自己的成長背景,我們不敢碰觸,也不感興趣,把自己和社會隔離。只想著好好保護自己。 但我總隱隱覺得喜歡的東西如果不能真正內化,變成一種像信念的追求,那真的好像是另一種不誠實。政治和政黨當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知道當我站在反叛的龐克位置,如果沒有想要守護的東西,那成品是軟弱無力的。 這幾次討論下來,我覺得製作產品,或者先不提產品,單單問自己想要作什麼,歸根究柢還是必須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需要更強的信念才能走得更遠。而這是必須透過我們的嘴巴我們的作品說出來的,非說不可的話。

真實的樣子

"Faces of Addiction" by Chris Arnade 爬文 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句話:「不要忘記讓自己保持真實的樣子。」 這句話有著定義問題。 如果本來的實在就是先驗的一種真實,那不管當事人忘不忘記,任何變化都不會影響真實。 但如果我們相信這句話,那表示這句話對於「真實」有著特殊的指涉,或許是一種嚮往,一種對於任何包裝、馴化、依存與規訓的反抗,一種希望成為塔羅牌第0號「FOOL」的境界,又或者是莊子式得其環中的逍遙經驗。 那麼為什麼會覺得某些狀態,某些人特別真實呢?要怎麼樣逼近那樣的情境呢? 首先想到的是面對情緒,坦率表達情緒。因此必須「沒有禮貌」。 於是乎又更接近野人一步。